栏目导航

联系我们

  • 地址: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桥头集镇小韩社区1号院
  • 邮编:0
  • 电话:19956057252
  • 邮箱:

城市更新|徐汇这个居民区华丽蝶变“15分钟生活圈”让幸福“加码”

来源:米乐体育在线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3-17 07:14:47

  “这真的是我们原来的华建小区吗?!下次我一定要带着家里人再来看看……”昨天(1月9日),已搬离小区多年的吴阿姨回到徐汇区华泾镇华建小区探望老邻居,站在宽敞有序的“邻里巷”中,看着活力橙装饰与红砖相间的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,一字排开的社区长者食堂、社区卫生服务站、生鲜集市、文体中心及各类商店,她几乎要认不出这个自己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小区了。原来,这个华泾镇最早建成的居民小区对标华泾建设“面向未来发展的形象标杆区”,最近来了一番彻底的大变样,不仅硬件升级,一站式的“15分钟生活圈”便利服务更让幸福生活“加码”。

  华建小区的华建一街坊建成于1994年,是华泾镇首个居民小区,也是华泾镇最外围的居民区,和旁边的二街坊与闵行区梅陇镇仅一路之隔。地处一隅,又被园区、学校和待开发地块包围,远离镇里的公共服务点位,曾经这里的居民生活、出行多有不便。

  如何让洼地变宝地?华泾镇党委、政府聚焦“老小旧远”等民生短板,邀请社区规划师、专业运营方走进社区,把专业理念与居民实际的需求相结合,让这里变了模样。

  在华泾镇工作人员的走访中,居民集中反映说,华建小区主出入口的小巷两侧有数十间小商铺,卷帘门款式各异,门口还乱停乱放着机动车、非机动车,业态杂、经营乱,住宿、经营、仓储“三合一”现象屡禁不止。

  居民们还希望,通过这次改造,不仅能配套基础公共服务设施,更能提质升级,满足日常各项所需。经过多次走访调研和听取意见建议后,华泾镇对这些杂乱小商铺进行了存量活化利用,聘用设计团队和专业运营团队,对社区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,打造“1+X”街区型邻里汇。

  街区型邻里汇与徐汇其他区域的单体建筑型邻里汇不一样,没有将所有功能整合在焕然一新的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这一栋建筑内,而是整合了整条小巷的不一样的区域、不同功能,形成“1+X”链状分布的集约式服务。一方面,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具有社区事务受理服务、图书阅览、多功能放映、幼儿活动等功能,提升了社区公共服务、卫生服务站等点位的能级。另一方面,经过梳理和功能重置,沿街设置了生鲜集市、社区长者食堂、早餐铺等“配件”,还在靠近邻里汇的区域形成一个微型口袋公园,并将与邻里汇相近的楼道定位为“老年儿童友好型社区示范段”。同时,为方便居民停放非机动车,邻里汇边上的花坛方向作出调整,让居民进出更为便利。

  “以前买菜要坐5站公交车,现在下楼直达!”一大早,80岁的独居老人金奶奶就来到生鲜超市,“可算盼来了菜市场,这是给我们老百姓最好的新年礼物!”居民们很钟爱这一个可以走走逛逛的街区型邻里汇,社区规划师也说,将单体式邻里汇扩大为街区型邻里汇,功能更齐全,让居民不出小区就可以享受到“15分钟社区生活圈”,“这个社区空间环境不仅有温度,更在居民心中有了热度。”

  “老人们对修修补补有日常需求,我们就把这些手艺人请进来,整合为一个便民服务站,让居民能在小区里一站式体验到优质服务。”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运营方“邻里巷”公司负责人蒋平介绍道。

  据悉,在改造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北侧区域时,华泾镇将目光聚焦到资源优化配置、提升空间内涵和承载力上,除了齐全的便民服务项目和文体中心,还配置了快递接收小站、老字号药房、理发店、面包房等服务,利民惠民的商业邻里小巷让这里更加热闹了。

  小熊修鞋铺里,前来修鞋的王阿姨看着熊师傅熟练地操作,仔细地缝合鞋子开口处,一会儿工夫,一双鞋子就修好了,十分满意。熊师傅对自己的这个新铺面也很满意,不能说话的他用手语比划着表示,自己原来在马路上摆摊,风里来雨里去,虽然生意不错,总没有现在安稳。蒋平也回忆说,为了让居民方便找到修鞋服务,他多次动员熊师傅,如今,熊师傅有了一个遮风挡雨的摊位,居民们来修鞋更安心,他自己经营也更安心了,可谓是社区与手艺人的双赢。

  不仅仅是熊师傅,如今,这里的便民服务站里还有了修车、洗衣、配钥匙、图文印刷、照相、房产中介等多种服务,连“小杨热线”也进驻其中,居民们走下楼就能够轻松的享受这些便民服务,方便多了。

  在小巷里,还有一家价格公道的面包房,每到打烊前的优惠时段,总会吸引很多居民排队来购买,其中一名顾客唐阿姨说:“家门口就能买到实惠的面包、甜品,我们的生活也洋气起来了!”另一位市民也补充说:“这里还有理发的,装修得很有老上海的味道,不时会有优惠,平时去剪个发、做个头,也要赶赶时髦的!”

  变身的,其实还不只是建华门户党群服务中心·邻里汇。在“三旧”变“三新”改造中,华建小区不仅完成了小区排水主管改造,破解了居民“雨中看海”的难题;还对邻里汇邻巷的居民楼搭建的私房做改造,把曾经各家割据的“鸽子棚”变成明朗畅快的开放空间,款式典雅的雨棚、栏杆与邻里汇沿街铺面和谐统一;在“三驾马车”的共同协力下,更是解决了小区停车难、停车杂乱的问题,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可。

  城市更新的脚步在华建小区从未停下。华泾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杨晟和记者说:“华建小区的改造,始于十年前,近五年不断加速度,我们始终把让居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。”相比过去,现在的华建小区拥有着更多优质共享、便捷可及、智慧高效的公共服务和宜居生活环境,让已有30年历史的它重新跻身“高颜值”行列,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更是大幅度的提高,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油然而生。

  正是通过向存量要功能、向集约要空间、向更新要效益,华建这个老小区实现了“逆生长”,如今的模样也让人们更期待它的3.0版“蝶变”跃升。



最新文章